登入 Login / 註冊 Sign up
【色彩專欄】光亮明白 | 曾啟雄
June 28, 2013

雲林彰化海邊,到處是蚵仔殼,像山般的堆積,在夏日的陽光下,很耀眼。蚵仔也叫作牡蠣,蚵仔的殼,曾經是石灰的原料。在台南的安平,還留有以蚵仔殼燒製石灰的灰窯遺跡,供遊客體驗。牡蠣殼,是在台灣沿海地區養蚵戶的副產品。蚵殼在收成牡蠣後,可以再次串起來,放進海中吊掛於竹棚下,讓蚵苗附著生長。另方面,可以經過燒炙,再磨成粉作成石灰,蓋房子或築牆時,混進糯米等材料調和,就可以將石塊、紅磚塊黏著。以蚵粉黏著的古建築,在台南附近還留下不少,其中以安平古堡附近的古牆最為壯觀。
以蚵殼燒製成的灰,呈現的色彩是白色,也被用來當作色彩材料。通常會將蚵殼置於太陽下曬白,利用天然的紫外線進行雜質的去除,就是所謂的漂白,用曬的漂白。利用久曬的蚵殼,燒炙的話,可以獲得較接近白的灰,是台灣早期居民的建築色彩塗料。和蚵殼同性質的貝殼,在內側有層較光滑、且會七彩反光的薄層,此薄層色彩的原理,被稱之為薄膜色。所謂的薄膜色,就是兩層薄膜,所構成的色彩現象,兩層薄膜的光線反射,呈現波峰對波峰、波谷彼此相對的行進方式,呈現的色彩有不同色相分佈的七彩感覺。此光波的呈現方式,剛好和雷射光的平行波行進方式是相反的。貝殼的七彩薄層色彩,有時會被直接鑲嵌進家具裡,也有被炙燒或直接研磨後,變成粉末狀,就會出現帶有珍珠閃亮感覺的白色,除了可以當作白色顏料使用外,也是化妝品的白色原料。當然,珍珠直接研磨成粉即可,其色彩稱之為珍珠白。
台灣早期化妝品顏料中,較為津津樂道的,有新竹香粉,又叫作膨粉、石粉,和新竹米粉齊名。目前,在昔日香粉名店街的竹蓮街上的店家,尚可購得。在台灣許多都市的傳統市場一角,仍可發現婦女坐在椅子上,臉上塗滿白粉、讓挽面師熟練地使用兩條細線,挽去臉上的細毛,很是享受的氛圍。挽臉用的白粉,有潤滑的作用,也可以當作健康化妝美白的材料。其來源是用花東地區的石頭、大理石,磨成的粉末,加上香料包裝出售,也被稱之為香粉;顆粒稍微粗點的香粉,就被當作嬰兒用的痱子粉。從廣告用詞中,知道當時的台灣,已經了解當作白色化妝品的鉛粉有毒,並且發現香粉,可以取代鉛粉。
很多物質的粉狀,由於反射光線呈現散亂均質反射的緣故,有柔和的白色色彩感覺,如生活上的鹽巴、糖、麵粉、米粉、雪花等,連土都有白土。因此,漢字中的粉,也常和白色的表達意義相通,且直接使用粉字的粉色表現白色;另外雪花的白,則是變成了更直接的雪白。當然也有冠上其他顏色一起呈現的表達,如粉綠色、粉紅色、粉紫色等。白和粉字,因為物質的狀態所呈現的色彩感覺,以至形成相通的字義。漢字在長久的歷史發展裡,另外帶有素、明、亮、潔、清、直等的感覺,也延伸出白字的部首,如皎、皓、皞、皜、皚、皛、皦、皤、皖等字,具是帶有白色的意思,有的字已經轉為乾淨、光線狀態表達,多少與白字,仍保有相通的意義,但是大部分已經成為了不常用字。其中,皤字的表達是和老後的白髮、白鬍子有關,也讓白字含有有經驗、年紀大,讓人敬重的意涵。至於,白和素的關係,也是藉物比喻的緣故,或者白字的起源和素有點關係,同為借用蠶絲的白作為色彩的表達。
白的起源,有數種說法,從甲骨文來的推測,有指甲說、白米說、蠶繭說、太陽說等,各有其立論。從其起源說法,也可以看出白色的表達,除了和蠶絲有關外,也和太陽光線密不可分。與素字有關的蠶繭說,是說白字的甲骨文造形,就像蠶繭的造形,借用了蠶絲的白色,作為色彩表達的媒介。而素字的字體結構,就是由糸組合而成的,字典上的解釋,就是白色。另外也可以解釋為本色,未經過追加的物質本來面目,不加巧飾,就是素色,當然也可以連用,如素白色。蠶絲的素,要夠清潔,才能顯示出白的感覺,而讓白與素都帶有潔白的意義,更帶有樸素的意義。而由於潔白能反射較高的光線,更有白的感覺,讓白有明亮的光線感覺結合在一起。白色的感覺,大約和光線的多寡及光線的反射性質有關連,光線強些,白的強度感受也會變得比較清晰,因此甲骨文白字之起源說法中,會有出現像太陽的造形。因此,漢字中的許多日部首的字,皆和白色有關連性,如明、昊、杲、杳等字。其中,較為有趣的是杲、杳兩字,從字構中,可以發現兩字具是由日和木組合成的,一個把日字放在頭頂;杳字是把日壓在木底下,太陽的日之位置,就是用於表現光線狀態了,太陽在樹林的下方,就是下山了,可以想像杳字,就是在表現較暗的狀態。另外和同樣是日與木字組合,但是和色彩或明暗表現比較無關的是東字,被用於指方向了。白的意涵裡,從單純的感官刺激感覺之漢字表達,隨著對大自然的敬畏詮釋,逐漸往信仰宗教方向膨脹。白的物理性定義式全彩的均質性反射量到達百分之九十以上後,在國際照明組織在定義上,通稱為白。在定義上,白和透明是不同性質的,可是,在漢字中,對透明的物質,仍保有白酒、白開水、白光等的稱呼方式。
白色在實際的物體中,花朵中,有白梅、白菊、白楊、白水仙,也有白牡丹的歌曲。白色的動物,有白文鳥、白孔雀、白貓、白狗、白狐、白馬等。但是,有的動物是因為基因的變化,造成的白色的變種,如白蛇、白虎、白鹿、白猴、白象等,很容易就跟神奇連結,白色的動物就變成了有神力的神獸、瑞獸。中國人對白色的喜好,不及紅色。在陰陽思想裡,白色對應西方;西方世界是西王母娘娘的居處方向,也對應佛教的極樂世界。應該是理想國度的色彩,有崇高、祥瑞、潔淨的意涵。卻在生命禮俗面,被當作喪事中,象徵亡者前往理想世界的祝福性表現色彩。仍然,還是有潔淨國度的感覺,卻因此而有強烈的夢幻感覺。
日本的傳統婚禮,新娘是全身素白的服飾,在傳統中國的解釋下,就是不祥。日本的習俗,對婚禮中的素白色的新娘禮服,是用以象徵女人嫁入夫家的可塑性,隨著夫家的色彩,而改變顏色。素白色是染色中,最基本的纖維本色,也用以表達決心。在時代劇中,日本古代的婦女,結婚後,甚至會把牙齒染黑,叫作涅齒。藉由牙齒由白轉黑的變化,用以表示成家的決心。素白色在日本人的習俗中,是喜事的表達,不論是過年或送禮用的紅包,都是使用白色底,外加一些紅和金色之色彩點綴;喪事的話,就是白底黑字、黑圖案。就連日本天皇的使用色彩,也是素白色。天皇如此的色彩使用習慣,和日本神道教信仰有關。到日本神社去,均可見到稻草編成的注連繩和白紙摺成的象徵物,素和白色也成為了日本人信仰的象徵,具有神聖的意義。和中國人的白色感覺或詮釋意涵,有很大的差距,不同的國度,存在著不同的色彩使用意義。

作者|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暨研究所教授兼藝術中心主任 曾啟雄
主題分類


主題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