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藝術家自藏 / 藝術作品 Artwork / 人物靜物 Still Life / 膠彩類 Colloid Painting
膠彩 55 × 44 cm
陳慧坤,1906 年出生於台中龍井鄉。其父雅好文藝,常臨摹芥子園畫譜自娛,幼年的陳慧坤也在旁跟著塗抹,並且喜歡描摹門神、灶神及捏泥人,自小展現了藝術上的天分與興趣。小學四年級時由於受到陳瑞麟老師的鼓勵,與藝術結下了一生之緣。
許多台灣前輩畫家多多少少都有相似的童年,或許戰亂與貧困是那個時代免不了的命運,陳慧坤前半生的命運尤為坎坷,父母早逝,只能依靠著祖母。中學畢業後,因對藝術的執著赴日本習畫,成績優異。返台後,一直從事創作與教育工作。陳慧坤比別的畫家更悽苦的命運是年輕時短短時間內連遭兩次喪妻之痛,直到娶了第三任妻子莊金枝之後,才否極泰來。
陳慧坤一生勤於繪畫,埋首鑽研色彩,實驗各種新方法,並且融合了膠彩、水墨、油畫三個領域,構築他獨特的繪畫風格。畫家對大自然無比敬重,青年時代嚮往印象派畫法,寫生的足跡遍及台灣及全世界。他於八十自述中表示:「堅持自己的路程,探究美的正確方向,能獻身於美術的教育與創作,樂而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矣!」。
畫家以嚴謹且專注的寫生觀面對此幅靜物花卉作品。畫面中的數朵桔梗花,潔白的花朵’鑲著紫邊,且以各自不同的姿態綻放。平塗的黃色背景簡約而單純,與花卉的紫色和繁複花姿形成對比,烘托出桔梗花強烈的生命力。至於擺放花瓶的精緻桌布,以繁複的花紋與厚實的肌理與結梗花產生對照,襯托出長於較高海拔的結梗花所特有的清麗特質。由此亦可見出畫家不僅止於描繪花卉的外形,更能體悟物象本質深處的精神性。此類西洋靜物瓶花式的膠彩作品,甚為罕見,陳慧坤年老後,不太適宜再外出寫生風景,表現靜物不失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色群
D5C47F
213/196/127
79/-2/36
20/21/56/0
567F51
86/127/81
49/-22/20
72/41/80/2
92B3A0
146/179/160
70/-15/6
48/19/40/0
384591
56/69/145
31/13/-45
87/79/10/0
5F5C78
95/92/120
40/5/-16
72/67/41/1
E0E0DA
224/224/218
89/-1/2
15/10/14/0
979CA2
151/156/162
64/-1/-4
47/36/31/0
9E7A60
158/122/96
54/11/20
45/55/63/0
44281D
68/40/29
20/12/12
66/80/86/52
D2BBA1
210/187/161
77/5/16
20/28/36/0
色群
色票圖檔
色票電子檔
主題分類